,仿佛一夜之间,手表不只是手表,而是变成了“腕上智能终端”。就在这种大趋势下,苹果刚刚发布了 Apple Watch S11 和 Ultra 3以及SE 3,增加了高血压风险评估(国内)、5G 连接等功能,瞬间把「AI智能手表」的话题推上了台面。
但如果你把视野拉大一点就会发现,其实在AI和通信这条路上,华为走得更快更彻底——从支持双向北斗卫星消息的非凡探索,到全球首款「鸿蒙AI手表 WATCH 5」,再到 5G eSIM先锋通信,华为已经把手表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AI这件事,过去几年说得多,但真正用起来,大多数手表还停留在“语音问答”层面,听着很智能,其实就是一个小型语音助手。华为WATCH 5 这次算是率先把 大模型搬上手腕 的品牌,它是首款鸿蒙AI智能手表,接入了DeepSeek融合大模型,直接让“小艺”真正变成了“腕上小艺”。什么意思呢?
就是它不仅能帮你设闹钟、查天气,还能进行深度的思考问答。比如我跑步的时候,手表上直接问小艺:“帮我分析一下现在的心率和昨晚的睡眠,给一个合理化的建议,它就能结合睡眠运动记录,给你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这就和传统的「语音助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通信一直是智能手表的短板。之前我们说「eSIM独立通话」,但大多数手表体验都比较一般。华为这次又一次走在了前面,WATCH 5 是全球首款支持5G eSIM的智能手表,同时还支持星闪技术。5G加持下,蜂窝网络速率比4G时代提升明显,配合WiFi 6,信号稳定性也更强。
更夸张的是,2023年华为在 WATCH Ultimate非凡探索上就早已支持了卫星通信。它是全球首款支持「双向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表 。这意味着你人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戈壁、大漠、雪山里,也能通过手表直接发消息求救,甚至还能上报体征数据。以前这功能只有专业卫星电话、特种终端才有,现在被做进了一块智能手表里。对极限运动爱好者来说,这就是“保命神器”。
很多智能手表,尤其是高性能模式下,动不动就一天一充,甚至半天一充,让人无比焦虑。华为这点是我最佩服的地方。 WATCH 5双模式最长能坚持11天,Ultimate非凡探索则能达到14天 。同时,两者都支持华为的无线超级快充,充电十几分钟就能撑一天。
再聊聊健康功能,其实健康一直是智能手表最大的刚需,也是用户买单的核心理由。我看过数据:华为穿戴的创新研究项目已经超过250+项,累计有1400万用户参与。不仅是基础的心率、血氧、睡眠,而是深入到了情绪健康、高血糖风险、血管健康、呼吸健康等等。比如华为最新的华为WATCH D2,更是做到医疗级动态血压监测,拿到了中国药监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这背后是十年积累,三年磨一剑的研发过程。还有华为WATCH 5支持的高血压风险评估研究,免气囊高血压风险筛查模式能帮助有潜在高血压风险的人群进行日常血压管理。这些健康功能,苹果怕是难以追上华为了。
我觉得这一点特别有意义。手表不再只是看看数值,而是能帮你发现潜在风险,甚至成为慢病管理的重要工具。这和传统电子血压计、指夹血氧仪完全不同,它是「贴身伴侣」。对家里有老人、有慢病需求的人来说,这类功能非常有价值。
不得不说,现在消费者买手表,不仅要功能强大,还要戴在手上够“高级”。华为在材质上真是下了功夫。WATCH 5用了球面蓝宝石玻璃,Ultimate非凡探索则直接上了非晶锆合金、陶瓷表圈。这些材质都是高端腕表才会用的东西,现在出现在智能手表上,质感真的不一样。我试戴过非凡探索,沉甸甸的质感、细腻的陶瓷触感,完全不输给传统奢侈腕表。这让我感觉,智能手表未来不只是「数码设备」,还是一种「身份符号」。
最后再看行业。根据IDC的数据,华为成为2025年二季度中国腕戴市场份额第一,其全球市场份额也位居榜首。基于全方位的产品性能及其带来的优秀用户体验,华为穿戴已经连续六年保持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全球出货量累计突破2亿台 。这个成绩,说明它不只是喊口号,而是真正被用户认可了,平均每5台智能手表,就有1个是华为。
说到底,现在这波智能手表比拼,核心就是 AI、通信、健康、续航 四个点。苹果生态强,但在AI和卫星上还没落地到华为这个程度;安卓友商更是差了一截。华为是目前唯一把这些关键点都打通的厂商,所以在AI智能手表这场比赛里,它算是走在最前面的。最后对比一下价格:Apple Watch S11 9月19日正式开售,价格2999元起,华为WATCH 5 限时优惠300元,价格2399元起,最近想入手智能手表的不妨可以多了解一下。
当然如果你正好在关注智能手表,不妨等到九月底的新款华为手表发布,也许会有更多AI和健康方向的惊喜。